Search

🌹【成住壞空,依緣生滅】

我們常把「美」與「醜」、「外表」與「內在」,看做成「...

  • Share this:

🌹【成住壞空,依緣生滅】

我們常把「美」與「醜」、「外表」與「內在」,看做成「二元對立」的比較組,於是出現「色衰」與「愛弛」、「胸大」與「無腦」的因果關係。接著對「不愛的人」發「好人卡」,然後被心中自以為所愛的人,用壞的態度對待及折磨,竟還誤以為這就是愛的本質。

《心經》中「色不異空,空不異色,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」,其中「色」與「空」之所以沒有差別,是因為一切都因緣相生。

在佛法中的「空」,並非完全沒有、不存在;而是因為所有的形貌,都在不斷改變,不會恆久存在。只要能理解「因緣性空」的道理,就不會過度執著於外貌,被人或事情的表象,牽著鼻子走,憑當下一時片面的印象,就給予好或壞的價值判斷,甚至產生貪婪或恐懼的心念。

「花開」與「花落」只是生命型態表現的改變,如同「種子」與「大樹」,雖然形貌差異甚大,但都只是依緣而生,就生命的本質來說,兩者其實是一樣的。

眼見「花開」與「花落」,心生傷春悲秋的感觸,這固然可以是當下很自然由衷升起的浪漫情懷,但不要繼續沉溺於傷春悲秋裡,一旦抓著情緒不放,就是過度了,也執著了,必須要提醒自己,認清楚生命的本質,了解「色」與「空」都是依緣而生,只要接納臣服,就不會耗損不必要的心力,阻擋生命該有的行進。
所以,延續這個教導的推理,我們可以得到以下的啟發:

不要因為形貌的差異,就輕易地忽視種子的力量,也不要過度仰賴大樹的倚靠。正如「美」與「醜」,只不過是我們對外貌變化的相對定義,並不是真正的實相。不要被美麗的事物誘惑,也不要歧視醜陋的外觀。

🌿摘錄自若權《先放手;再放心——我從〔心經〕學到的人生智慧》 博客來:https://bit.ly/3Bxjjrv

🌿每本書內頁都有附贈若權親自設計《心經》手抄稿紙,與若權親筆示範抄寫《心經》

🌿抄寫《心經》同學們,今日(9/19)若要交功課,歡迎放置於此文下方喔。我今天的作業是77/108,你呢?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